高企申报的“严格审查模式”

发布时间:2019-04-04 关键字:高企申报

随着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科创板实施的落地,科技创新再次成为热门的议题。从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到2018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第17位,科技创新已然缔造成我国发展的新动能,而高新技术企业则是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国家及各地加大扶持力度,出台税收优惠、奖励补助、项目、人才支持等多项红利政策(部分区域高企认定奖励高达100万),覆盖从企业研发投入到取得研发成果,再到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环节,吸引了无数企业争先恐后的加入到高企认定的狂潮中。

就在大家都还沉浸在高企申报的政策红利中时,各地纷纷打响严格审查的模式

以广东省为例,据统计2018年广东省高企申报数量约1.7万家(2017年2.7万家),其中第一批申报了8288家,通过4200家左右,网络评审通过率约50.67%;第二批通过率仅约40%

这样的通过率,让很多想要申报高企的企业打了一个大大的冷颤,究竟是政策风向的转变还是市场环境的影响?今天,小编特地采访了科易网首席政策顾问,为大家分析今年的“高企申报”该如何正确的准备。

政策顾问表示: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扶持是坚定的,严查表明了政府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路线转变。按照近几年的经验,各地的高企认定只会越来越难,审核只会越来越严,有条件的企业应当尽早规划申报,享受高企认定政策红利。

对于像广东省这种在创新能力上位居全国第一,高企数量同样一骑绝尘的发达省份,在去年通过率为何会如此之低,我们可以从主管单位以下的几个审核转变中窥得一二:

1、“书面审核”到重“企业实际”,将会是未来的高企申报的趋势,这也是稳固建设创新发展所要面临的,不仅是广东省这样的龙头,全国其他省份也正在往这个方向走。对于那些浑水摸鱼的“假高新”“伪高新”也将严惩,希望申报企业在认定工作前提前做好准备,对于正在孵化中的企业,也不要再有“能包装”的念头。

2、去年不仅只有书面审核,还有现场检查,专家们也是愈发的专业,所以审核标准也不再单是纸面材料,需要的是申报企业所持有的材料“真实过硬”。特别是在一些关键节点的说明,“专利与产品的关联性”、“研发项目与高新收入的关联性”、“研发费用与科技人员的有效证明”等等。

这种形势下,专业辅导机构的经验显得尤为重要,可咨询专业机构帮助理清整体申报思路,提高认定成功率。当然企业千万不能放手不顾,需要结合实际,注意材料的“有效性”

下面提供几个案例,一同与大家分析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企业“马失前蹄”:

 一票否决:科技人员


尽管这家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总分高达89分,但就因为科技人员占比数未达标,从而导致申报失败。对于科技人员指标把握,需注意自查以下方面:

自查科技人员名单,是否统计完全了所有的科技人员,有的企业因科技人员数量多,可能上传的科技人员名单只统计汇总了部分科技人员,专家只认可了名单上的数量,而对系统上填写的科技人员数量未予以认可;

自查科技人员名单中的人员是否入职缴社保或个税183天以上

自查科技人员名单中的科技人员专业与学历,是否为理工类,与研发工作相关,对于非理工科相关专业的,若入职时间较长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相关职称证书的也可以,但这种情况的人员数量不要太多;

自查科技人员因研发产生的人工费用薪资水平是否处于公司整体或行业平均水平之上,不能相差太大;

自查公司研发组织架构是否完善合理,科技人员名单中所设置的岗位、职务是否描述清楚得当,与研发工作安排合理;

自查研发项目RD表中、项目立项报告和结题报告中的参与人员是否一致,任务分工是否一致等。

一票否决:研发费用


如果对于研发项目、研发费用归集没有很好的把握,有可能就会像上述企业一样,全部研发经费被剔除,导致申报失败。对于研发费用指标把握,需注意自查以下方面:

首先自查自身的研发项目是否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对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的定义,简单来讲,即研发项目本身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否则研发项目过于简单不被专家认可,相应的研发费用将被剔除,导致比例不达标;

自查研发费用结构是否合理,对于不同技术领域的研发活动特征各有不同,具体费用结构类型和组成比例有所不同,但都应符合行业实际开展研究所产生基本费用结,如人工、材料、折旧、其他等,因此,研发费用结构上仅产生一种或两种费用的显得不合理;

自查研发费用结构表上各类组成比例是否符合行业特征,电子信息行业人工费用较高,制造业的直接投入和折旧费用较高等,其他费用不宜过高;

自查企业研发辅助账或专账是否规范合理,是否在年度审计报告、年度汇算清缴报告中进行披露,所披露数据保持一致;

自查近三年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披露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一票否决:高新技术产品收入


又是一个高新产品收入专家不认可的申报失败案例。对于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指标把握,企业需注意自查以下方面:

自查上传的合同、发票、检测报告与产品说明是否能明确体现所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因为专家只看到上传的佐证文件来判断;

自查高新技术产品(PS表)论述跟技术领域的相关性是否贴切,产品的核心技术、关键指标、竞争优势以及知识产权支撑是否明显突出;

自查自身产品是否太传统,若太传统,需借助第三方的产品认定、检测报告等来佐证;

自查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收入专项审计报告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对产品的技术领域、相关知识产权进行披露

优先解决了一票否决,保证基础条件符合,创新能力评分达到70分以上才有意义!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主要针对以上四个指标进行评审,各个指标均有对应评分标准,据我司去年对辅导企业的统计分析,在四大评分指标中,唯一评审较松的是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也是大部分企业拿分的重点。

 

不过,科易顾问提醒企业,在延续之前重制度文件的同时,要加强提供制度落实的证明材料

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方面明显变为严格,如果只是用转让的发明专利或是二类的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得分普遍在20分以下,这也反应了国家重视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的能力,成果转化方面特别要注意证明知识产权与产品的关联性等。

企业成长性,大部分企业都在10分以下,但如果这块得分太低,是很难通过的,毕竟评审是比较看体企业的整体的成长经营。这对于大部分创业初期的企业是“硬伤”,所以若清楚本企业在该指标上得不了高分,应有规划的尽可能去提高其他三部分得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是历年高企申报时间的开始,本周各地也陆续颁布了“2019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通知”,科易网提醒各位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提前按照政策要求做好规划与准备工作。

严抓细节不放松,扎实做好每一步。希望在2019年里,准备做国家高新技术认定的您,都能顺利的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殊荣!







文章转载自:互联网
我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