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易专栏> > 正文

高校专业调整要做好“加减法”

高校专家库
产学研合作    2024-09-11    119

  高校专业调整必须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

  海南大学新增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北京科技大学新增材料智能技术专业,哈尔滨体育学院新增冰雪舞蹈表演专业……高校专业调整备受各界关注。今年,24种新专业正式纳入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引发热议。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是开展有组织培养、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四梁八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面对普及化背景下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科专业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也要求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做好专业调整“加减法”。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陆续新设了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也有序淘汰了一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专业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应不断增强前瞻性、精准性。做“加法”要避免“一哄而上”,高校应落实好专业设置预申报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区域发展急需和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提前谋划增设专业。做“减法”要强化分类发展,紧扣少数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布局时缺乏科学审慎规划、片面追求“大而全”,热衷于设置投入少、容易开办的专业等问题,引导高校在不同赛道上办出水平。

  把好人才培养“质量关”。学科专业的调整优化,归根到底要落实于质量。高校应对新设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调研、论证,按照人才培养“先宽后深”的原则,制定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课程体系,配齐配强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实践基地等,确保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学科专业自评工作,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系统报告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整体情况、分专业建设情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风物长宜放眼量。高校专业调整不能简单地与“热门”“冷门”挂钩,必须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确保专业的“推陈出新”既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又契合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省级整体统筹和高校自主自律相结合,建立专业结构优化调整长效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才能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匹配。

  具体而言,应坚持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宏观层面,可切实发挥学科专业目录指导作用、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加强学科专业标准建设和应用、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健全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机制等。省级层面,要加强学科专业设置统筹、严格学科专业检查评价、开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况评价。学校层面,应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和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新征程上,坚持以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导向,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定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责编:焦隆、王彤)
我要收藏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科易网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科易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ky@1633.com。

成果转化智能顾问

相关资源数据
西安交大团队在《科学》(Science)期刊发表高性能压电材料与器件综述论文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面向下一代电机耦合技术的铁电材料,重点探讨了高性能压电材料与器件在医疗超声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应用。文章概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指出了高性能压电材料的迫切需求,并提出了突破性能瓶颈的可行方案。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李飞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包括新型高性能压电陶瓷与单晶材料的开发,及其在医疗超声、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技术革新。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文章为压电材料与器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发表时间: 2025-07-04 相关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苏州高等研究院实现高表面能锌负极自发无位错同质外延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张笑谈特任副研究员等人在金属负极领域的新突破。他们通过选取高表面能的Zn(1120)晶面,构筑了单一取向的锌金属负极,并探究了其沉积行为与电化学可逆性。结合STEM表征,观察到沉积锌与基底实现无位错共格外延的现象。研究还拓展至其他晶面取向的锌金属负极,表明单一取向金属负极因均一生长速率、有序原子结构及优异晶界稳定性,可实现自发、无位错的同质外延生长。研究受到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发表时间: 2025-07-04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大容量长寿命氟离子电池开发取得系列进展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氟离子电池的优势及电解液的重要性。氟作为电负性最强的元素,其离子F-具有高氧化稳定性、高迁移效率和低去溶剂化能垒。氟离子电池因理论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和氟储量丰富而备受关注,有望成为下一代二次电池。然而,无机氟盐在传统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存在挑战。文章指出,电解液作为F-传输的载体,对构建室温可逆氟离子电池具有关键作用。此外,高分子氟盐虽然易于溶解但合成过程复杂。文章为氟离子电池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发表时间: 2025-07-04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服务精选
服务案例
官方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