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提升企业主体的转化能力
二、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与运用
三、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
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
五、推动行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
2023年7月21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了《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自然资办发〔2023〕29号),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机制。主要内容:一是完善标准化技术文件制度,拓宽科技成果标准化渠道;二是加强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
10月26日,中央宣传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等十三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文物科发〔2023〕32号),与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相关内容:一是着力推进文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对文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支持,健全促进文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建设一批文物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平台,部署文物保护修复、安全防护、考古、博物馆展示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开展创新能力传导示范项目。二是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激励奖励,合理核定文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中央财政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安排使用,可全部用于绩效支出,试点一批研究型文博单位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时享受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政策。三是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推动文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采用首购、订购等方式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推动培育建立文物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规〔2023〕258号),提出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主要内容是:一是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制定先进技术转化应用目录,建设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二是深化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应用,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支持企业运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实施技术改造,扩大创新产品应用市场。
六、促进重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
4月,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的意见》(国科发规〔2023〕31号),提出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关的搭设包括:一是支持建设国家技术转移成渝中心,打造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平台;二是加大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布局力度;三是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5月8日,科技部等12个部门印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国科发规〔2023〕41号),提出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等改革试点,着力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科技成果转化堵点。
8月8日,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分八个部30条,其中三个部分3条与科技成果转化有关:一是第五部分中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包括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破发展、支持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应用和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前沿领域;二是第六部分提出全面接轨国际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主要内容是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试点;三是第七部分提出探索建立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引入国内外创业投资企业参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综上,2023年出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数量有所下降,而且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方面。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关键是要推动落实。
注:本文应科技部评估中心委托,对2023年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文件进行了初步梳理,用于《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4(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概述”,并以该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