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易专栏> > 正文

中关村论坛(7)&科转随想(28)从科学家创始人转变为企业家是小概率事件吗?

技术转移 科技成果转化
寿仁论科创    2025-05-14    93

2025328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上,科学家创业也是一个关键词。

一、科学家创业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在以《跨维·重塑: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为主题的主旨报告中提出: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是将科技成果直接出售给企业,或与企业直接开展合作;第二条路径是形成创业形态,在市场、资本、产业的推动下,走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甚至涉及收购并购,进而形成一个闭环。他认为,创业也是培养、发现和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途径,并指出,小天才创业和大厂高管创业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最容易成功。但什么是成功?如何理解和定义成功?怎么才算成功?其实,无法衡量怎样才算是成功

西北工业大学资产公司董事长、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符新伟在以《高校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主旨报告中提出,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判定要素包括,在市场方面要看成果完成人的横向科研情况及其行业话语权。其中关键词是“行业话语权”,即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圆桌研讨环节,上海光机所所长张龙介绍了杭州光机所的做法,将杭州光机所定位为科学家创业的天使合伙人,即辅导科学家通过创业方式成功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将科学家培养为企业家,取得了积极成效,即杭州光机所成立五年来,累计企业50余家,吸引外部社会资本超过25亿元,孵育企业总估值超过250亿元。即以企业估值来衡量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的发展状况。

2025329日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的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上,香港理工大学王家达介绍了该校以支持师生创业的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做法,成效也很不错。

二、科学家创业不等于科学家经营企业

科学家可以去创业,但科学家创业不等于科学家经营企业。

科学家创业有以下情形:

1、科学家在企业兼职,从事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即不享受企业的股权,不是企业的股东;

2、科学家参与创办企业,即是企业的股东;

3、科学家参与创办企业,并参与经营企业,即既是股东,也是雇员;

4、科学家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即经营企业,并主导企业的发展。

只有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并成功经营企业的,才能算是企业家。绝大多数情况下,科学家只是参与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不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无关乎企业家的问题。

三、对企业家的画像

普遍认为企业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企业利润与品牌为目标,以实现社会价值、福祉、财富为责任;二是具有远见,有宽广的胸怀,格局高,意志力强,有强烈的使命感;三是具有鲜明的商业思维,雄心勃勃,有冒险精神,善于整合资源,很强的执行力和领导力。

这是企业家的基本画像,但哪些人可以称得企业家呢,是不是任何企业负责人或创始人都能称为企业家呢。显然不是,而是指那些成功经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

四、科学家成为企业家的七大障碍是否成立?

有人认为,科学家与企业家有以下显著区别,或者说,科学家成为企业家有以下七大障碍:

1、思维模式转变难。科学家通常更倾向于理性化和理想化,而企业家则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

2、市场资源的链接与应用难。科学家搞科研,可以凭兴趣爱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市场需求和现实的应用,但企业家不行,必须永远与市场捆绑起来,一旦离开市场就无法立足。不过,科研人员离开市场或应用搞科研,谈不上是科学家,也成不了科学家。

3、团队的搭建与管理有较大的挑战。科学家搭建团队,可以凭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等。在创立企业时,需要找到行业内最优秀、最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并促成优秀人才之间的良好合作,最终形成一支强大而稳定的经营团队。这对科学家来说,是一大挑战。但对企业家而言,这同样是挑战。科研团队与创业团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但也有相通之处,即互补性强,协调性好,可以成事。

4、面临科技成果转化及商业化的挑战。科学家往往难以平衡商业和技术,缺乏赚钱逻辑,赚钱路径也往往不多。其实,科学家也得筹钱,要干成大事业,必须有大的资金支持。只是筹钱的方式不同。

5、处理多元信息的能力欠缺,因企业经营须涉及到业务、财务、法务、人才、资金等多个方面,科学家往往只需要集中精力攻克某个课题的难关,思维比较垂直。其实,当前科研也得跨学科跨领域,同样须处理多元信息。

6、科学家缺乏商业经验和网络,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商业策略的制定、销售和营销渠道的建立等方面的能力会有所欠缺。其实,在商言商,在“科”言“科”,本质上是相通的。

7、融资和资金管理薄弱。科学家往往不善于与金融机构打交道,以花钱为主,无论是融资还是资金管理,都相对薄弱。搞科研也得善于“算账”。

其实,上述说法是有偏颇的,把科学家泛化了,以为书呆子就是科学家,其实不然。而且,把科学家参与创业,当成是科学家经营企业。另外,科学家经营企业,并不一定非要把企业经营得很成功,去成为企业家。

五、企业家和科学家都是千锤百炼成就的

没有谁天生就是科学家,或企业家。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企业家,都是在长期实践中千锤百炼锻造出来的,而且其成功的经验是无法复制的。

按照企业家的画像,能够成为企业家,都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科学家要成长为企业家,虽然存在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但随着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依然可以克服各种矛盾和障碍,逐步成长为企业家。科学家与企业家之间,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两者有共通性,均应该是行业的引领者,在行业发展中都要有话语权,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导向。脱离现实需求的科研活动没有生命力,其科研人员也成不了科学家。脱离市场需求的企业经营者不可能成功,也成不了企业家。

科研人员成长为科学家,是小概率事件。企业经营者成为企业家,同样是小概率事件。两者的道理是一样的。毫无疑问,科学家成长为企业家,自然也是小概率事件。


我要收藏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科易网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科易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ky@1633.com。

成果转化智能顾问

相关资源数据
物质学院冯继成课题组开发出下一代芯片金属互连智造方案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集成电路尺寸缩小带来的铜互连性能挑战问题。由于传统铜互连在细线宽下电阻率显著上升,行业急需寻找新一代互连金属及其加工方案。在此背景下,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冯继成课题组成功开发出一种用于下一代芯片金属互连的“自下而上”增材加工新方案。该方案能够使用Ir、Ru、Rh等金属替代铜,解决电阻尺寸效应问题并提高可靠性。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ACSNANO,并被选为增选封面文章。
发表时间: 2025-07-04 相关机构: 上海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陶文兵教授团队提出DISC新范式突破3D语义场景补全技术瓶颈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新进展。近日,国际计算机视觉会议ICCV2025接纳了来自某大学陶文兵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专注于3D语义场景补全的研究,这一技术对于理解并重建三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研究为场景理解、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有望推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他们的努力,3D语义场景补全技术将可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发表时间: 2025-07-04 相关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人才强校 | 经管学院李春顶教授等在《经济研究》和《经济学(季刊)》发表重要论文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由李春顶教授等人共同完成,发表在《经济研究》期刊上。研究通过统计计量分析与结构性量化模拟方法,对多个典型区域贸易协定的碳排放效应进行了反事实模拟,发现存在“碳创造”与“碳抑制”的双重效应。此外,研究还涉及全球经贸秩序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了全球一般均衡结构模型,探讨了贸易保护主义、中美贸易合作等对新趋势的影响。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国际贸易与环境经济交叉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为全球构建绿色低碳型区域合作机制和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战略定位提供了量化支撑。
发表时间: 2025-07-04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
服务精选
服务案例
官方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