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研众包揭榜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社会流动

发布时间:2019-11-22 关键字:区域技术市场

近期,打开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服务平台(),一个新的板块“科研众包”出现在首页醒目位置。点击进入,企业需求、拟投资金额、预期效果、现有基础,以及科研机构应答状态一目了然。这就是天津市科技局日前发布的《市科技局关于开展科研众包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科研众包”成果转化新模式的线上部分。

 

图片1.png

天津市科技局关于开展科研众包工作的通知


“科研众包”是天津市科技局积极探索地以需求引导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机制。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企业出题,能者破题”的揭榜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集中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破解产业共性技术难题。

 

科技型企业根据科研生产实际,可自行提出技术需求并在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服务平台进行在线提交,也可委托服务机构进行企业诊断、需求挖掘和在线提交。同时,有意愿解决企业技术需求的高校院所等单位和科研人员,也可在“科研众包”版块查看技术需求,在需求信息页面向需求提交方咨询和提交应答方案。

 

图片2.png

天津市科研众包平台


天津市此番借助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服务平台推行“科研众包”模式,是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有益尝试。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对于科技成果、技术方向、技术路线等的导向作用,使得科技成果无法摆脱“魔川—死谷—达尔文海”噩梦,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每一步都是惊险一跳。

 

目前,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致有三种模式,分别是自办企业模式合作转化模式技术转移模式。自办企业模式大多合作规模较小、涉及的技术简单,具有较强前瞻性的高校科技成果由于无法转移转化而闲置;合作转化模式应用的较为广泛,但科技成果难以达到有效产业化,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技术转移模式是通过技术转移机构,实现高校科学技术孵化产业化的一种模式,但也存在模式发展并不成熟、产权关系更为复杂等问题。通过“科研众包”方式,将有利于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都说要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而现实是很多研究成果虽然国际领先,但在实现产业化的道路上,可能刚走出一公里。”天津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副处长梁传辉介绍说,“目前很多科研成果趴在成果库里,就是因为不能与企业需求形成精准匹配。”“科研众包”模式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实施后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科研众包’板块充分运用互联网服务的快速、高效、便捷、可定制化的特性,解决供需对接不精准、信息传播不及时不广泛、服务效果不可控等成果转移转化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榜’资源共享,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参与进来进行揭榜。”梁传辉副处长说,企业在“科研众包”板块贴出需求后,天津科技成果APP,微信公众号也都会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播出去。

 

当遇到多家科研单位“揭榜”的情况,就需要揭榜者真刀实枪的“华山论剑”了。“通过竞争,企业可以优中选优,开阔视野;科研人员可以了解市场真实需求,不断调整研究方向。”梁传辉副处长对记者说。

 

“科研众包”是天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里最重要的一条线。通过这条线,可以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众多要素串联起来,最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文章转载自: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
我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