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制造的本质智能制造的本质是制造,是制造实现智能化。制造,是一种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和赖以生存的基础。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制造业的变革、演进从未停滞,以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近几年来,数字化浪潮铺天盖地向我们奔来,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加快建设和发展。产品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流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等,数字化已成为当今的潮流、趋势、发展方向。“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①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的制造业必定是实现了智能制造的制造业。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归根结底是使制造更聪明、更灵捷、更节约,使制造这一经济活动更经济。| 制造业永恒的主题纵观制造业的发展,从手工作坊到流水线生产,从大规模批量到个性化定制,从机械化、自动化到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业无不紧跟时代的脚步,努力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对未来的追求,从来不曾停息前进的步伐。人的衣食住行用,人的精神文化享用,维持社会运转,保障国家安全,所需的物品,几乎都是制造业制造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制造业必须不断进步、持续变革、勇于创新、不懈追求。而贯穿于这些变革、创新和进步中的,有一条不变的主线,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永远追求更高、更低、更好、更快、更少、更小、更强、更美。这“八个更”具体来讲,就是:生产效率更高,单件成本更低,产品品质更好,市场响应更快,资源消耗更少,环境影响更小,核心能力更强,职工生活更美。仔细观察以往制造业的发展,努力追求的不就是这“八个更”吗!发展到现在和不远的将来,智能制造为实现“八个更”,提供了更现实的可能和更直观的感受。这也为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和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明确了宗旨、目标和方向。| 制造系统的演进制造活动的进行需要利用相应的工具、生产资料。“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②人类使用的工具、生产资料,从刀锯、铁锤,到机床、马达,到发动机、计算机,根据所使用工具的变化,可以观察时代的进步和阶段。其实,人与这些工具、生产资料构建起了一个制造系统。制造系统是制造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制造系统的变化、演进成为时代变化、进步的表征。数百年、上千年来,制造业始终在创新制造技术,变革制造系统,形成不同的制造模式。制造系统凝结了科学技术的成果、思想理论的精华、社会人文的认知,制造系统的不断演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近 2 0 年 ,不 断 推 出 的 制 造 系 统 和 制 造 模 式 , 就不下二三十种。人们所熟悉的,诸如: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准时生产制(Just In Time,JIT)、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协同制造(Holonic Manufacturing,HM)、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G M ) 、 网 络 合 作 制 造 ( N e t w o r k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Manufacturing,NCM)、可重构制造系统(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RCMS)、大批量定制化生产(Mass Customized Production,MCP)等,还可以举出很多种。观察这些层出不穷的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可以发现有两点呈现出变化的规律,并作为制造系统的标志,一是人力在制造系统中的比重,二是制造系统中固化的人的知识和经验。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