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免税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管理细则》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0-20

国科发政〔2021〕270号

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人民团体,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财政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

  根据《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1〕23号)、《财政部 中央宣传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关税〔2021〕24号)规定,为落实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免税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政策,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研究制定了《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免税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管理细则》。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科技部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2021年9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免税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管理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1〕23号)、《财政部 中央宣传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关税〔2021〕24号)要求,为加强和规范对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制为企业或进入企业的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机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社会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性质社会研发机构(以下统称“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免税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的管理,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  科研院所

  第二条 中央级科研院所是指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人民团体、有关单位举办,由中央机构编制部门批复设立,主要从事基础前沿研究、公益性研究、应用技术研发的事业单位。

  第三条 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应向举办部门(单位)提出免税资格申请,提交中央机构编制部门批复文件、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以及本院所职责、机构、编制文件、章程等材料。科研院所举办部门(单位)初步审核后,以部门(单位)发函将审核后的名单及上述申报材料提交科技部进行核定。科技部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核定符合免税资格的科研院所及其所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图书馆、研究生院(以下称“科研院所”)名单,将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名单注明批次函告海关总署,并抄送财政部、税务总局。

  第四条 符合免税资格条件的名单内科研院所可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按规定向主管海关申请办理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的减免税手续。

  第五条 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科技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税务、机构编制部门和科研院所所在地直属海关参照本细则明确享受政策的条件,核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省级、地市级科研院所及其所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图书馆、研究生院名单。核定结果由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函告上述科研院所所在地直属海关,注明批次,并抄送省级财政、税务部门。

 

第三章  科研基地

  第六条 科技部核定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称“科研基地”)名单,将核定后的名单函告海关总署,注明批次、单位名称(依托单位名称)等,并抄送财政部和税务总局。

  第七条 经核定符合免税资格的科研基地可凭本单位(非独立法人机构凭其依托单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证明材料、依托单位承担减免税货物管理承诺书和其他有关材料,按规定向主管海关申请办理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的减免税手续。

 

第四章  转制科研院所

  第八条 转制为企业和进入企业的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机构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38号),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科研机构已转制为企业或进入企业的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机构(以下称“中央级转制院所”),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所属已转制为企业或进入企业的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机构(以下称“地方转制院所”)。

  第九条 科技部核定中央级转制院所名单,函告海关总署,注明批次等,并抄送财政部、税务总局。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税务部门和机构所在地直属海关核定地方转制院所名单,核定结果由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函告机构所在地直属海关,注明批次等,抄送省级财政、税务部门,并报送科技部。

  第十条 经核定的转制院所可持企业法人登记证书和其他有关材料,按海关规定办理免税手续;符合免税资格进入企业的转制院所持所属企业法人登记证书、所属企业承担减免税货物管理承诺书和其他有关材料,按规定向主管海关申请办理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的减免税手续。

 

第五章  社会研发机构

  第十一条 科技部会同民政部审核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人民团体、有关单位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社会研发机构(或新型研发机构,下同)名单。符合条件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社会研发机构(以下简称“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研发机构”)应向业务主管单位提出免税资格申请,提交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上一年度工作报告等材料。业务主管单位初步审核后,将审核后的名单及上述申报材料提交科技部核定。科技部会同民政部核定名单后,由科技部将名单函告海关总署,注明批次等,并抄送民政部、财政部、税务总局。

  第十二条 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会同省级民政、财政、税务部门和社会研发机构所在地直属海关核定其他符合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研发机构名单,核定结果由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函告社会研发机构所在地直属海关,注明批次等,并抄送省级民政、财政、税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税务部门和社会研发机构所在地直属海关核定事业单位性质的社会研发机构名单,核定结果由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函告社会研发机构所在地直属海关,注明批次等,并抄送省级财政、税务部门。

  第十三条 经核定的社会研发机构可凭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以及其他有关材料,按规定向主管海关办理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的减免税手续。

 

第六章  科研机构变更

  第十四条 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发生分立、合并、撤销、更名、业务范围变更等情形的,科技部、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按照本细则规定的程序重新审核相关单位免税资格。

  经审核符合免税资格的机构,自变更登记之日起,继续享受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经审核不符合免税资格的机构,自变更登记之日起停止享受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

  重新审核后,科技部将审核结果函告海关总署并抄送财政部、税务总局,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将审核结果函告科研机构所在地直属海关并抄送所在省级财政、税务部门。对停止享受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机构,在函中注明停止享受政策日期。在停止享受政策之日(含)后,有关机构向海关申报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且已享受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应补缴税款。

  第十五条 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核定的省级、地市级科研院所、已转制为企业或进入企业的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机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社会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性质的社会研发机构名单,应在函告相关海关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报送科技部。上述进口单位发生名称变更等情形的,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应于函告相关海关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报送科技部。

  第十六条 本细则印发后,科技部开展适用“十四五”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第一批中央级科研院所、科研基地、转制科研院所、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社会研发机构名单核定工作,将核定后的第一批名单函告海关总署,抄送财政部、税务总局。

自2022年开始,科技部于每年3月底、9月底前,分两批审核上述科研机构名称、科研领域变更以及新设、合并、分立等情况,将核定后的名单注明批次函告海关总署,抄送财政部、税务总局;并于每年3月底开展上一年度税收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工作。

对于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一并将其依托单位函告海关。上述科研机构适用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具有有效期限的,在核定名单中注明其享受政策的有效期限,一并函告海关。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七条 经核定符合免税资格的上述机构免税进口商品范围,按照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项下免税进口商品清单执行。

  第十八条 上述机构在免税资格核定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科技部、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查实其不宜适用进口免税政策后,分别将有关情况函告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所在地直属海关及所在省级财政、税务部门,自函告之日起停止享受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在停止享受政策之日(含)以后,有关机构向海关申报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且已享受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应补缴税款。

  第十九条 对于按照本细则核定的第一批名单中的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2021年1月1日前成立的,自2021年1月1日起享受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2021年1月1日之后成立的,科研院所自其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起始之日起享受政策;科研基地自批准成立之日起享受政策,具体由科技部在第一批名单中注明享受政策起始日期;转制科研院所自取得企业法人登记证书之日或批准进入企业之日起享受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具体由科技部或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在名单中注明享受政策起始日期;社会研发机构自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有效期起始之日起享受政策。

  第二十条 本细则有效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文章转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我要收藏
服务精选
服务案例
相关推荐
智慧家庭光网络运维管理平台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资产资源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和标记/自动识别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标识应用平台,提供平台级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性数字标识服务。包括资产资源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数字标识应用系统、物联网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算法与数据服务等,服务于通信、电力、医疗、金融、教育、国防等多行业客户,赋能多行业企业客户数字化转型。 家庭光网络运维管理需求呈现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家庭光网络运维管理的质量,对家宽用户市场份额的格局起着重要作用;智慧家庭光网络运维管理平台通过提供标识和智能打印终端产品、软硬件集成数字化解决方案、数据服务与智能化应用等服务,项目已在全国10+个省份实施,目前正在其余省份推广,为通信运营商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领域:智能装备驱动控制技术
多元复合微合金化高强高导铜合金
如何在保证铜的高导特性的前提下,提高其强度、弹性、耐蚀、耐磨、屏蔽等结构或功能特性,优化其品质,降低其生产成本,是当代铜合金研究热点。 研发团队聚焦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分类及应用,包括多元复合微合金化CuMg合金、CuCr合金、CuNiSi合金以及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与企业合作实现“高性能铜合金精密零部件制造”专利技术实现成果转化,产品为高强高导铜合金、超高强弹性铜合金棒材及其精密部件。
领域: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
替代进口用高性能钨铜合金先进制造
项目致力于高性能钨铜合金先进制造专项研究,提出了"均匀化、复合化、纳米化"设计思想,研发出一条完整的超细/纳米钨铜复合材料成套制备路线,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WC(稀土)复合晶粒增强钨铜合金技术,突破了传统工艺技术缺陷。 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模具制造、5G芯片封装、中高压电触头以及航天航空等领域,客户反馈显示产品效果与国外同类产品接近,有望突破国外势力的技术与产品封锁,实现进口替代。
领域: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人体特征识别及跨镜追踪(ReID)算法
人体特征的ReID技术即“跨镜追踪技术”,主要解决跨摄像头跨场景下行人的识别与检索。本项目通过算法研发和优化实现人体特征识别及跨镜追踪(ReID)独立于人脸识别技术,单独实现基于人体特征对线下访客进行跨摄像头连续跟踪,从而达到信息合规的目的。 合规是基础:在合规,准确,且访客无需主动参与的提前下,基于自研的人体特征识别及跨镜追踪算法,将线下访客数据归集到访客BUID的数据单元,为线下零售场景提供分级别的数字营销技术服务,从而实现线下访客数据价值转换,即本项目收益。 场景应用(已经盈利):重点关注开放空间如品牌展台、(商超)活动的访客数据收集和转化,同时也适用于封闭和半封闭空间如(零售)门店、商场、(主题)乐园。 技术亮点: 1、线下访客数据采集技术,团队通过自有知识产权的算法实现了基于人体特征的比对和数据匿名ID归集,并得到市场和品牌认可 ; 2、实现独立于人脸技术的人体跨镜追踪技术; 3、多镜头坐标系统同步和轨迹预测技术 ; 4、算法ReID跨镜追踪-基于人体多维度特征的跨镜追踪 ; 5、算法数据准确率-客户参与实际计算,多组多次半小时内准确率高达97%。
领域:网络应用技术
无线光通信解决方案
无线光通信(LiFi)被视为下一代通信技术(6G)中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被列入国家科技十四五规划,产品服务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通信新基建、低碳经济等国家战略新兴领域,在消费级终端更是具有千亿美元的市场前景。LiFi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6G) 凭借高带宽、高安全、抗干扰、低延时等特性成为最有前景的接替者(相较于毫米波/太赫兹)。 作为国内首家致力于无线光通信产业化的企业,公司现阶段的产品以通信模组为主,同时提供基于LiFi技术产品相应的网络部署解决方案。未来将提供标准通信模组和芯片,支持下游网络集成商、设备生产制造商实现LiFi技术的集成。 我司与华创芯光、日本TAIYO相比已实现距离和速度的双超越,成本仅为其十分之一。相比意法半导体毫米波产品兼具速率与距离双优势,我司在技术上可实现近中远距离全覆盖,与全球LiFi企业已处于同等级水平; 公司拥有顶尖科学家团队,深耕无线通信20年,博士占比达80%,同时拥有世界500强管理与经营经验。
领域:光传输系统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研发项目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CNS和精神病BD细分领域的新药研发双创企业。基于首席科学家二十六年在美国AD领域的研究成果,公司致力于研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国家一类新药。新药已完成全部动物实验和临床专家组阶段性评价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项目已进入临床前CMC和IND阶段,并进行天使轮+股权融资。 项目产品是团队自主研发合成的具有全新分子结构的有机锂盐,在研适应症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同时也将应用与阿尔兹海默症的中晚期精神症状。
领域:生物大分子类药物研发技术
土压平衡盾产业研究动态
土压平衡盾产业研究动态
关键词:刀盘,详细分析,土压平衡,土压平衡盾构,土压力
找黑白B超技术开发服务商
找黑白B超技术开发服务商
关键词:彩色,对比分析,甲状腺炎,基层医院,亚急性
硅钨钴酸技术专利买卖交易
硅钨钴酸技术专利买卖交易
关键词:钨酸,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钨钴,SiWCo
开挖支护方案技术发展前景?
开挖支护方案技术发展前景?
关键词:极限平衡,设计阶段,工程进度,两岸,大坝
弹簧夹头产学研合作资源
弹簧夹头产学研合作资源
为改善纵切机床导套定心精度,对导套中弹簧夹头的定心精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弹簧夹头卡爪与旋转套的接触位置对导套定心精度的影响程度,并用有限元方法对弹簧夹头的锥角进行优化,优化后的锥角为32.092°,使其卡爪接触位置更加靠近前端,提高了纵切机床的加工质量。
关键词:夹头,导套,接触位置,理论分析,定心精度
公路造价发展现状
公路造价发展现状
关键词:相关监理,制定行之有效,大致掌握,分析当下,管理进行
中央官制是什么?
中央官制是什么?
正 金朝中央官制,是经由太宗、熙宗、海陵王三次改革之后,逐步确立、完备起来的。金朝中央官制的改革,与金朝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演变和中央集权制的形成过程紧密相关.研究金朝中央官制的改革,对了解金朝初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少数民族汉化、封建化的过程,能够有所帮助。一、金初中央官制及其改革的原因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最主要部分的政治制度(国体和政体),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并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金朝中央官制由最初的勃极烈制改为汉官制,其基本的原因,是适应对汉族地区的统治和女真族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的需要而出现的。这种改革不是一次完成的。汉官制的改革首先是在汉人地区进行,最后才推行全国。汉官制的改革只表
关键词:海陵王,官制,太宗,奴隶制,金朝
暂缓发款发展现状
暂缓发款发展现状
关键词:现行,暂缓执行,承办人,暂缓发款,细化
官方社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