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室物联网智能调控装备
成熟度: 通过中试
所属行业: 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
成果的主要技术特点、性能指标参数等:温室物联网智能调控装备具有温室通风、降温、遮阳设备实时状态检测、故障报警、诊断、停机保护、辅助修复功能,设备运行数据及环境参数监测、记录功能,可采集、记录温室内视频图片,控制温室内环境因子达到设定值,能实现本地、远程、移动终端监控。创新性:(1)对温室内各种环境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采集数据,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科学可靠的解决方案;(2)建立温室设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实现温室故障分析及准确、快速定位,为温室故障评价和维修提供依据;(3)故障报警停机,降低温室安全事故,提高温室智能化控制的有效性;(4)远程监控,及时掌握温室内作物生长情况,提高温室生产效率。先进性:目前,国内众多温室智能调控技术装备都集中在如何提高温室环境调控,以提高温室种植效率,但鲜有研究着手于温室环境控制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辅助修复和安全保护技术。现有的温室物联网调控系统侧重于本地调控和参数查询,在设备实时状态跟踪监测、故障诊断、辅助修复、安全防护、远程调控方面缺少技术支撑,温室智能调控效率低下。国外对温室设备运行状态的跟踪监测尚未见相关配套成熟的技术产品。本项目研制的温室物联网智能调控装备,具有对温室设备进行实时状态检测、故障诊 断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温室内环境调控功能,利用远程监控技术实现温室故障辅助修复,该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北斗/GNSS 自动导航驾驶系统AF302BD-2.5RD
成熟度: 可以量产
所属行业: 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
主要技术特点:(1)基于北斗、GPS、 GLONASS、伽利略四系统全频点的高动态、高精度双天线卫星定位定向技术北斗等四系统全频点双天线接收的卫星信号经同步处理后,获得其卫星星历原始测量信息和导航信息等。通过2个天线接收的载波相位进行差分计算,并利用星历数据得到双天线基线向量,获得载体姿态信息。双天线中主天线获取相应的时间位置信息,副/从天线获取航向信息以及横滚或者俯仰信息,以此可得到农机车辆的一系列实时动态信息。(2)基于陀螺仪的车辆转向轮转角测量技术惯性技术的发展为车辆转向轮转角的测量提供了新途径,陀螺仪作为一种惯性传感器,其受磁性干扰小、自主性好、安装简易等特点成为传统霍尔传感器最好的替代品,对自动驾驶系统的推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农机无人驾驶技术本项目无人驾驶技术关键点在于将汽车领域的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农机无人自动驾驶系统中。在农业领域应用首先要考虑可靠性安全性问题,通过建立车辆的安全控制措施,建立不少于3层以上的安全防护体系,开发相应的独立的安全响应控制机制。(4)网络RTK云服务技术本项目在网络RTK技术基础上,研究开发出基于云服务的网络RTK技术,网络RTK云服务技术主要包括云端数据处理中心和云端数据通信线路组成,北斗/GNSS参考站接收机采用多系统多频的接收机,系统包括中国北斗、GPS、GLONASS、伽利略等,更好的提供精确的更多的以及冗余的伪距观测值,北斗/GNSS用户用此播发的改正值做运算出的定位坐标为绝对坐标。基于此技术精准农业涉及到的地块信息、作业数据以及不同车辆,不同作用模式才能在同-一个基准下运行。(5)双3G/4G热备份通信技术双3G/4G热备份通信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在单一网络信号覆盖不足、通信不连续等问题。此技术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两种制式的网络模块,实现同步获取数据,联通/移动和电信同时上线获取网络基准站差分改正数据,实现双卡同时工作上线获取,下载端数据链智能优先选择信号质量好的一方传输给移动终端设备,掉线状态自动切换,专为RTK差分数据链路传输设计,采用NTRIP专用CORS传输协议,实现了稳定、无盲点数据传输。
-
智能果园驱鸟无人机
成熟度: 可以量产
所属行业: 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
成果的背景:于果园生产过程中,水果易遭到鸟类侵袭,不但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引发病虫害。为了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驱鸟,研发适用于果园的轻小型多旋翼无人机,结合驱乌超声模块和大功率普频喇叭研发出了智能果园驱鸟无人机,提高了驱鸟的效率与作业范围。成果的主要技术特点性能指标参数等:支持全自主飞行和遥控飞行,并能实时监控无人机飞行状态及周围鸟情信息。无人机轴距680mm,总重2.5kg,续航时间20-27分钟,飞行速度5-10m/s。可模拟老鹰、枪声等数十种驱鸟声音,并具有四向八喇叭7-35kHZ超声波驱鸟模块,有效驱鸟范围可达100m。创新性:整机尺寸小,携带方便,操作灵活。多种驱乌模块共同作用,防治效果好。先进性:利用高稳定飞行控制技术,开发了驱鸟无人机飞行平台,可实现航线规划、指点飞行、自主起降、全自主作业等功能。根据驱乌装置的特点,对机体结构进行优化。盈利性:采用无人机飞行平台,利用超声波驱乌技术,可快速到达指定区域开展工作。根据果园的大小及类别进行定制化设计,能够提高驱鸟的范围和效率,并把在多个果园进行应用,累计作业面积5000余亩。
-
大型秸秆车用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工程项目
成熟度: 通过中试
所属行业: 生物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技术优势:针对秸秆处理与综合利用问题,开发出了秸秆高效发酵菌群选育技术,通过选育菌种的添加,使得甲烷产量提高 20-35%,发展出了农业秸秆高效高浓度发酵制沼气的技术与工艺,具有产沼气效率高、发酵体系固含量高、处理量大、发酵周期短,秸秆预处理方式简单、能耗低等特点。性能指标:在中试放大水平上,每吨秸秆沼气产量可达 480m3,发酵周期从60 天缩短为 40 天,大大提高了秸秆的产气效率,解决了制约秸秆发酵制燃气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市场分析:我国每年可产生 7 亿吨秸秆,如果 50%秸秆用于制备沼气每年可为我国提供沼气 1652 亿立方米,折合天然气 908 亿立方米,相当于我国 2008 年天然气消费量 807 亿立方米的 1.125 倍。因此,生物天然气的产业化开发潜力巨大。以建设万立方级秸秆沼气制车用燃气工程为例,发酵工程规模2.4 万立方,固定投资 1800 万元,秸秆原料费用 720 万元(300 元/吨干秸秆),年运行费 425 万元,车用燃气收益 1600 万元,有机肥收益 548 万元,年净收益 883 万元,年处理秸秆 3.4 万吨,投资回报期2 年。秸秆年需求量 1.44 万吨,约相当于秸秆收集面积 4.8 万亩(32 平方公里),收集半径约 3.2 公里。以为出租车供气计算,按照每车日均天然气使用量 40 立方计算,可满足 200 辆以上出租车加气需求,约相当于 1 个典型县级市出租车数量。若以为家用小汽车供气计算,按照每车日均行使 40 公里,需气 4 立方计算,可满足 2000 多辆小汽车加气需求。而 1 个典型乡镇具有人口 5 万人,耕地 8 万亩,预计秸秆资源量 2.4 万吨。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某市建成的秸秆发酵、沼气净化、车用生物天然气中试项目某市建成的秸秆生物天然气产业化示范工程
-
低成本高孔隙率耐高温三维联孔结构隔膜技术
成熟度: 通过中试
所属行业: 电池制造
技术优势:本项目的技术优势在可进行低成本高性能隔膜的可控制备,使用廉价的制孔剂与耐高温高分子前驱体在常温下混合,采用高效而成熟的膜涂布方法可控制备了具有孔径分布较均匀、高孔隙率、耐高温、具有较高润湿性能的高性能隔膜。性能指标:具体指标为:膜厚,20~40μm;透气度,25~35s(Gurley 值, JISL1096);孔隙率,大于 50%;热延伸率,1%左右(200~300℃范围);抗拉强度,20MPa 以上等。市场分析:数据表明 2013 年锂电隔膜的全球市场需求量约 为 7.5 亿 m2 左右,高端市场为美、日、韩垄断,其中 80%中端市场也被国外厂商占据,低端市场主要以国内企业为主。因此,国内企业有必要另辟蹊径,在高端隔膜方面进行先期投入和布局,为动力电池的普及和需求做技术储备和产业化准备。在近远期,电动汽车方面隔膜的需求量将非常巨大。以现今受全球瞩目的特斯拉(Tesla Motors)为例,其今年产量将达到 5 万辆,按每辆特斯拉电动车平均使用 8600 个 18650 电芯计算,每个 18650 电芯隔膜使用量为 0.09m2,则每辆特斯拉电动车消耗隔膜量为 775 m2, 预计 2014 年特斯拉电动车的隔膜用量为 3870 万m2。因而,单从电动汽车用锂二次电池对高功率、安全性要求来看,高通量、热稳定性高的隔膜的需求非常巨大。因此,国内隔膜企业应在此领域迅速跟进, 进行技术储备和产业化准备,这些应对将获得非常高的经济、社会效益。本项目在小试中成本约为 15 元/m2,按年产量20万m2 计算,保守估计利润率 10%,先期投资100万,预计回收期 3~4 年。(据日本和韩国汽车、储能领域技术人员介绍,如果隔膜在热性能、功率性能方面有所提高,销售价格相应的提高也是能接受。)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技术入股
-
生物柴油新型高效“酯化-转酯化”工艺技术
成熟度: 通过中试
所属行业: 生物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技术优势:该项目以地沟油等废弃油脂及其他植物油为原料进行生物柴油生产,具有工艺简捷,运行稳定,产品优良等特点。特别对于地沟油等废弃油脂,一方面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减缓地沟油等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另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促进生物柴油工业的发展。高温甘油酯化反应使油脂原料中游离脂肪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相应的甘油酯混合物,与传统的酯化脱酸工艺相比其技术优势及创新点主要在于:(1)无催化剂使用,省去了酯化反应后催化剂分离的操作,直接可进行碱催化转酯化反应操作,简化了流程。(2)高温条件下酯化副产物水迅速从反应体系中脱离,促进了平衡的右相移动,可使原料酸值降低到极低的水平,有利于后续碱催化转酯化反应的进行。(3)酯化产物单一,均为甘油酯混合物(传统工艺为甘油酯和甲酯混合物),后续碱催化转酯化反应参数易于控制选择。性能指标:生产的生物柴油品质优良、性能稳定,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市场分析: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洁和安全优势,因而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正面临石油资源不足的挑战,进口原油占总消耗量的 50%,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燃料能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每年柴油的消耗量在 6000-7000 万吨,如果在石油基柴油中混配 5%的生物柴油,则每年应配套生产生物柴油 300 万吨。预计未来 10 年内,生物柴油产品会占更高的份额。我国每年从餐饮业中产生的地沟油约有 2000 多万吨,全国每年废弃或闲置的动植物油总计在 1 亿吨左右,因此,生物柴油生产具有很丰富的原料资源。纵观整个工艺,甘油及甲醇等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高效回收以循环利用,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成熟度: 通过中试
所属行业: 电力供应
技术优势:针对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的缺陷:电解液容易泄漏和挥发,进而燃烧和爆炸,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开次开发更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体系势在必行。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应用而生,它具有液态电解质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性能指标:机械强度达到 20MPa;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 1×10-4cm-1;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倍率(达到 0.5C 以上);较长的充放电周期寿命(1000 圈长循环容量保持率在80%以上);铝塑膜锂离子单体电池容量达到5Ah。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技术转让、入股
-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超级电容器
成熟度: 通过中试
所属行业: 电力供应
技术优势:传统的超级电容器主要是指炭基双电层电容器,依靠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炭材料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形成双电层储存能量,优点在于功率密度高(2~5kW/kg)、循环寿命长(1万次以上),然而工作电压低(2.7V)、能量密度低(2~5Wh/L)、制造成本高,这制约其在高端领域应用,从而引发了人们对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兼具的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广泛关注。本项目采用双性炭电极技术开发出的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工作电压可达3.8V、能量密度高达50 Wh/L以上、循环使用寿命达20000次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性能指标:锂离子电容器单体器件:工作电压3.8V,能量密度50Wh/L、充放电循环寿命20000次以上,容量衰减不明显,可生产50F、100F、150F、200F、500F、1000F、2000F、3000F、3500F等不同容量、不同系列的锂离子超级电容器产品。市场分析:据有关资料统计,2013中国超级电容器市场规模约为19.2亿元人民币,2016 年则将增至33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美国国家能源局预测,超级电容器在全球市场的规模预计将从2007年的40亿美元(约243.7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13年的120亿美元(约合731亿元人民币)。在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是经济型低速电动车的快速发展,对可以替代污染严重的铅酸电池的新型储能电池的需要量越来越大,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可以与铅酸电池相媲美,因此在低速电动车领域,锂离子超级电容器显示出超强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技术入股、转让
-
基于矿浆体系固-液界面化学调控的矽卡岩型白钨矿浮选调控技术
成熟度: 通过中试
所属行业: 其他采矿业
项目简介:项目属于矿山工程技术—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矽卡岩型白钨矿矿石中含钙脉石矿物含量高,与白钨矿嵌布关系复杂,严重影响浮选过程中白钨矿的富集,制约我国钨工业原料有效供应。矽卡岩矿石中的方解石、萤石等含钙矿物,在使用长链脂肪酸为捕收剂的矿浆体系中,在固液界面表现出与白钨矿极为相似的浮选药剂-矿物颗粒吸附能力,造成了分离困难的问题。项目针对我国目前钨工业原料主要来源于矽卡岩型白钨矿的现状,以典型单一矽卡岩型白钨矿为研究对象,从矿物颗粒表面性质调控、新型绿色药剂筛选与设计、固液界面吸附计算的视角,展开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可浮性差异调控的研究。项目提出了矿物颗粒碎磨过程中表面选择性断裂键的假设,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对这一假设进行了理论计算与模拟,通过化学药剂基团电负性计算与设计计算,筛选出一批能够根据固体颗粒表面断裂键特性进行选择性吸附的绿色药剂,提出了新型绿色药剂在含钙矿物表面选择性吸附模拟与计算的新理念,发明了针对矽卡岩型白钨矿矿石界面化学调控的药剂选择设计体系,优化了该领域内的浮选调控技术。本技术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高水平论文SCI论文7篇,成果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目前白钨矿浮选处理的主要矿石就是白钨矿,且大规模处理储量巨大的矽卡岩型白钨矿已成为国内外选矿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在目前严格的矿山环境保护政策下,传统的浮选调整剂如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等已经难以继续大量使用。因此,基于矿物颗粒界面化学调控开发绿色新型浮选调整剂,对国内外相关矿山企业的生产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工程价值。本技术已经在在湖南新田岭白钨矿、临武白钨矿、江西香炉山白钨矿生产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应用范围:白钨矿选矿、浮选调整剂、含钙脉石矿物抑制合作方式:技术授权、技术开发、技术服务
-
新型植物多糖生物抑菌吸附材料
成熟度: 通过中试
所属行业: 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1、技术简介利用辐射接枝技术对多糖分子进行修饰改性和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研究辐射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工艺及其吸附能力。该吸附材料成功利用黄原胶-N-乙烯基吡咯烷酮辐射接枝共聚物吸附果汁中的苯酚和茶多酚。2、加工工艺黄原胶→加入含有 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水溶液→通入 N2除氧→不同辐照剂量处理→最佳处理条件(辐照剂量、黄原胶、纤维素添加量等)→乙醇纯化→高分子聚合物3、市场前景交联型聚 NVP 吸附多酚技术,已成功用于高档啤酒澄清的工业生产中,效果优异,极大的改善了产品的外观和口感。由于聚 NVP 其大多吸附位点被隐藏在聚合物分子内部,其单体的利用效率较低。将 NVP 接枝于黄原胶分子表面,制备成吸附型水凝胶,可以有效释放吸附位点,增加吸附表面积,有效利用 NVP单体。其副产物-均聚型 NVP 还可以用来生产交联型 NVP 聚合物。对于饮料和啤酒产业,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和澄清度,显著提高产品的感官质量。4、合作方式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合作开发、技术入股
-
一种新型制动系统
应用领域: 其他详情 -
一种操作便捷的带智能裁判和棋子校验功...
应用领域: 电子信息,其他详情 -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真正水电分离的电...
应用领域: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详情 -
一种草珊瑚清爽型凉茶(饮料)及其制备...
应用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现代农业,高技术服务详情 -
用于地下连续墙端头空间封填的泥浆囊
应用领域: 建筑业详情 -
一种24表和混表的工艺技术
应用领域: 现代农业详情 -
一种28表高和高的芸苔素内酯的合成工...
应用领域: 现代农业详情 -
一种遥控的人体倒立装置
应用领域: 其他详情 -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方
应用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详情 -
一种痛经药方
应用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