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外挂板桥梁防撞墙施工技术研究

行业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成熟度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找技术> 技术成果> 正文
技术项目简介
1、项目研究背景 广州市同德围南北高架桥工程施工总承包(第三标段)全长1.26公里(K0+806.272~K2+063.260),其中道路长0.23公里,主线桥梁长1.027公里。主线接横滘大道立交处采用41m跨预制钢-砼组合小箱梁,标高降低段采用标准跨径25m预应力砼连续梁,下穿北环高速处采用12-25m跨工字钢砼组合梁。 其中防撞栏长度约3000m,预制挂板及现浇部分均采用C30清水混凝土,防撞等级为SS级,预制挂板由专业厂家预制,挂板长度为1m/块。预制挂板出厂后运至施工现场指定堆放场地,待防撞栏安装施工时统一吊装。因作为政府重点建设的民生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面大,工期短。我们以高架桥预制挂板+现浇砼组合防撞栏作为施工案例对其进行研究总结。 2、项目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预制混凝土挂板防撞墙在城市桥梁中的应用,能成功解决传统全现浇防撞墙的多个缺点,如蜂窝麻面、线条顺直等工艺性施工难题。通过本项目高架桥预制混凝土挂板防撞墙的施工技术研究,系统总结了预制挂板与现浇砼组合防撞墙的施工工艺及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日后提高桥梁外观质量及施工精细化提供指导。 3、项目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课题项目研究的内容包括混凝土预制挂板防撞墙施工的整个过程,并形成整套施工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 混凝土预制挂板的出厂装运控制; 挂板安装时与箱梁翼板之间的拼缝处理; 预制挂板安装调顺及定位的操作技术要点; 预制挂板部分与现浇部分的砼连接控制; 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掌握了在施工过程中,编制合理的工艺流程对混凝土预制挂板防撞墙施工十分的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预制挂板的吊运控制、拼缝控制、调顺定位、预制部分与现浇部分砼的连接技术及要点必须做到严格控制。 4、研究的创新点 采用外侧预制挂板+内侧现浇砼组合方式使桥梁防撞墙成型则能有效地针对解决传统防撞墙施工带来的外观质量垢病。 混凝土预制挂板防撞墙在桥梁工程中的优势: 1)外侧挂板防撞墙工厂化生产,能保证每块外侧预制挂板的线型精细程度和外观平整度; 2)混凝土预制挂板安装后,节省外侧模板安装,可直接利用已挂设的预制挂板作为外侧模板; 3)挂板现场装配,可避免采用全现浇防撞墙外侧施工平台的搭设和高空施工作业; 4)在装配过程中利用简易自制的水平卡尺可快速地对挂板的垂直度及线位进行调顺,可调整灵活度高; 采用混凝土预制挂板+现浇砼组合成型的桥梁防撞墙不仅外形美观,线性顺直,且能体现预制挂板在生产过程中的槽线与边角的棱角分明,对比起城市桥梁防撞栏全现浇的施工工艺,装配组合式的挂板防撞栏可解决因气泡不易排出所形成的外观质量问题。 5、经济效益 采用预制挂板组合式施工桥梁防撞墙,可大大节省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材料投入及施工速度,人员投入方面可体现在预制挂板进行工厂化生产;挂板安装简易、安装完毕后可不再投入人员作处理。材料投入方面体现在挂板施工可作为防撞墙外模板,节省外侧钢模板安装,挂板安装过程在已完成箱梁面层进行,不需外挂反吊工作平台或重新搭设施工平台。施工速度快体现在每段预制挂板安装完毕后,可紧接进行现浇部分的钢筋及砼浇筑,实现搭接无缝的流水作业。采用预制挂板组合式的防撞墙施工方法经实践证明该经济效益明显。 6、社会效益 预制挂板组合现浇防撞墙的施工,在确保达到防撞等级要求的同时,能明显地体现出其施工快捷、外观精细、安装简便、可调能力高等特点。本技术在广州市同德围南北高架桥工程施工总承包(第三标段)施工中成功应用,得到监理和业主的好评,并推荐给隔壁标段和金沙洲大桥拓宽工程借鉴使用,社会效益良好。
以上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或由合作单位提供,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给予解答并修正。
我要收藏
相关推荐
城市智慧储充运营服务
公司目前业务聚焦于充电桩、 储能、 储充一体化设备的研发、 生产、 销售。 在储充领域, 公司定位于投资、 建设、 运营为一体的城市级智慧储充业务投资运营商。 业务涵盖储能系统集成、 城市级智慧充电物联网大数据平台、 智慧停车、智能硬件等几大大板块, 致力于为公共服务领域用户、 企事业用户提供“ 平台+应用+硬件+投资+运营” 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业务已覆盖全国17个省,公司23-25三年预计总营收41.2亿,目前估值5亿元,寻求A轮。
领域: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
智慧家庭光网络运维管理平台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资产资源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和标记/自动识别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标识应用平台,提供平台级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性数字标识服务。包括资产资源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数字标识应用系统、物联网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算法与数据服务等,服务于通信、电力、医疗、金融、教育、国防等多行业客户,赋能多行业企业客户数字化转型。 家庭光网络运维管理需求呈现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家庭光网络运维管理的质量,对家宽用户市场份额的格局起着重要作用;智慧家庭光网络运维管理平台通过提供标识和智能打印终端产品、软硬件集成数字化解决方案、数据服务与智能化应用等服务,项目已在全国10+个省份实施,目前正在其余省份推广,为通信运营商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领域:智能装备驱动控制技术
多元复合微合金化高强高导铜合金
如何在保证铜的高导特性的前提下,提高其强度、弹性、耐蚀、耐磨、屏蔽等结构或功能特性,优化其品质,降低其生产成本,是当代铜合金研究热点。 研发团队聚焦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分类及应用,包括多元复合微合金化CuMg合金、CuCr合金、CuNiSi合金以及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与企业合作实现“高性能铜合金精密零部件制造”专利技术实现成果转化,产品为高强高导铜合金、超高强弹性铜合金棒材及其精密部件。
领域: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
替代进口用高性能钨铜合金先进制造
项目致力于高性能钨铜合金先进制造专项研究,提出了"均匀化、复合化、纳米化"设计思想,研发出一条完整的超细/纳米钨铜复合材料成套制备路线,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WC(稀土)复合晶粒增强钨铜合金技术,突破了传统工艺技术缺陷。 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模具制造、5G芯片封装、中高压电触头以及航天航空等领域,客户反馈显示产品效果与国外同类产品接近,有望突破国外势力的技术与产品封锁,实现进口替代。
领域: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人体特征识别及跨镜追踪(ReID)算法
人体特征的ReID技术即“跨镜追踪技术”,主要解决跨摄像头跨场景下行人的识别与检索。本项目通过算法研发和优化实现人体特征识别及跨镜追踪(ReID)独立于人脸识别技术,单独实现基于人体特征对线下访客进行跨摄像头连续跟踪,从而达到信息合规的目的。 合规是基础:在合规,准确,且访客无需主动参与的提前下,基于自研的人体特征识别及跨镜追踪算法,将线下访客数据归集到访客BUID的数据单元,为线下零售场景提供分级别的数字营销技术服务,从而实现线下访客数据价值转换,即本项目收益。 场景应用(已经盈利):重点关注开放空间如品牌展台、(商超)活动的访客数据收集和转化,同时也适用于封闭和半封闭空间如(零售)门店、商场、(主题)乐园。 技术亮点: 1、线下访客数据采集技术,团队通过自有知识产权的算法实现了基于人体特征的比对和数据匿名ID归集,并得到市场和品牌认可 ; 2、实现独立于人脸技术的人体跨镜追踪技术; 3、多镜头坐标系统同步和轨迹预测技术 ; 4、算法ReID跨镜追踪-基于人体多维度特征的跨镜追踪 ; 5、算法数据准确率-客户参与实际计算,多组多次半小时内准确率高达97%。
领域:网络应用技术
无线光通信解决方案
无线光通信(LiFi)被视为下一代通信技术(6G)中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被列入国家科技十四五规划,产品服务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通信新基建、低碳经济等国家战略新兴领域,在消费级终端更是具有千亿美元的市场前景。LiFi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6G) 凭借高带宽、高安全、抗干扰、低延时等特性成为最有前景的接替者(相较于毫米波/太赫兹)。 作为国内首家致力于无线光通信产业化的企业,公司现阶段的产品以通信模组为主,同时提供基于LiFi技术产品相应的网络部署解决方案。未来将提供标准通信模组和芯片,支持下游网络集成商、设备生产制造商实现LiFi技术的集成。 我司与华创芯光、日本TAIYO相比已实现距离和速度的双超越,成本仅为其十分之一。相比意法半导体毫米波产品兼具速率与距离双优势,我司在技术上可实现近中远距离全覆盖,与全球LiFi企业已处于同等级水平; 公司拥有顶尖科学家团队,深耕无线通信20年,博士占比达80%,同时拥有世界500强管理与经营经验。
领域:光传输系统技术
钢铁转炉操作优化解决方案
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技术,找寻出最佳的钢铁料消耗与渣料消耗的消耗产出比,实现钢铁料消耗的降低。
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开发
CAXA智能工厂
工艺部项目负责人张敏对项目进行高度评价: CAXA设备联网项目中,CAXA人员兢兢业业穿插各个车间,分别对核心零部件车间、结构车间、下料车间数控设备进行了联网部署。对设备实现实时监控,对现场工人是警示是提醒。NC程序实现了生命周期全程可追溯,减少机床程序调用时间。对管理层提供机床各项报表数据,根据系统数据生产效率提升50%,运营成本降低25%,研发周期降低40%,产品一次交验不合格率降低23%,本次设备联网项目为公司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注塑模具设计与加工解决方案
SINOVATION注塑模设计与加工解决方案是根据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现场的经验与技术,将产品成形工艺与工程分析数据相结合,开发出的适用于注塑模具设计的专用软件包。此解决方案涵盖了模型可行性分析、模具构想设计、智能分模创建模具、详细设计、快速配置与编辑标准件、设计验证、电极设计、工程图创建与自动报表等整个过程,体现出高品质、灵活、高效的设计理念,为注塑模具设计制造提供了专业的技术应用平台。
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空压机诊断专家
动力系统是保证各类设备正常运行的心脏,属于关键设备。空压机则是动力系统的核心之一,需时刻保持正常运行;同时其也是耗能集中的部分,通常占到工厂整体能耗的20%到30%。因此空压机的设备健康状况与能耗运行状态监测是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本产品采用非侵入式的数据采集方式同时对空压机的设备健康状况以及耗能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不仅可以提前预测空压机设备故障,防止非正常停机发生,同时也可以为提升能效管理提供数据依据;更进一步系统可以结合多个维度的信息综合分析,提供设备保养升级,设备残值分析乃至更新换代的科学依据。
行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其他科技推广服务业
数字化工厂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数字化工厂能耗管理平台,为用户创建一个整齐划一的能耗管理平台,可以全方位的对水、电、气等能源进行合理的监控,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能源使用,坚持以“节能+安全+智能”为原则。
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
智能工艺规划与过程管理
工艺的优化不仅仅是指工艺本身的优化,还包括工艺设计方法和工艺管理体系的优化,总的来说,是希望借助信息化技术,为企业构建支撑企业工艺创新,实现工艺优化的管理体系。
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异常温度技术的高校资源
异常温度技术的高校资源
关键词:检测精度,罗非鱼,变质,异常温度,冷链物流
有效储层的用途
有效储层的用途
关键词:储层,碎屑岩,油气勘探,深层,合理的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产业研究动态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产业研究动态
关键词:疑难,分段,统编,课时,P_
台风(飓风)技术哪里有?
台风(飓风)技术哪里有?
研究了北太平洋涛动(NPO)和西太平洋台风及热带大西洋飓风频次的联系.结果表明,在1949~1998年这50a间,NPO和西太平洋台风频次的相关系数是0.37,而和热带大西洋飓风频次的相关系数是?0.28,都达到了95%的置信度水平.进一步的研究揭示:6~9月NPO的变化和西太平洋及热带大西洋区的纬向风垂直切变幅度、海平面气压以及海表面温度、区域大气辐散辐合等存在显著的关联,而这些气候环境的变化都和台风及飓风生成与发展的热力或动力过程密切相关.这就是NPO与台风及飓风频次相联系的原因.还进一步研究了与NPO有关的大气遥相关以及两个区域大气环流的变化,以便进一步理解NPO和台风及飓风活动频次的联系.最后分析了一个海气耦合模式的积分结果,初步印证了由观测资料所得到的结论.
关键词:结果表明,北太平洋,飓风,NPO,大西洋
权利—义务是什么?
权利—义务是什么?
关键词:就越趋于,重合一致,就越公正,完全重合,趋于重合
综合配套栽培科研进展
综合配套栽培科研进展
凌源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地处辽、冀、蒙三省(区)交汇处,气候条件属半湿润半干旱丘陵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460mm,平均气温8.1℃大于10℃积温3400℃,平均日照时数2884h,无霜期145d。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16%,是当地的主栽作物。根据近2年凌源市开展的国家级和省级"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项目"和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的"耐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成果,文章就以"郑单958"为代表的耐密玉米一季产量1t/667m2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关键词:综合配套,三省,交汇处,半湿润,半干旱
切开复位科研进展
切开复位科研进展
关键词:中应用,骨折,临床效果,临床疗效,治疗方法
非癫癎发作技术发展前景?
非癫癎发作技术发展前景?
关键词:鉴别能力,发作性,脑电图,脑瘫,临床特点
服务案例
官方社群
常见技术问答

答:项目的成熟度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发生变化,该项目当前具体的成熟度情况,建议您通过在线客服或者我们的全国客服热线400-649-1633进行咨询了解。

答:项目的合作方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开发、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具体合作形式可通过在线客服或者我们的全国客服热线400-649-1633对该项目进行咨询。

答:这是平台独家代理的技术转让项目信息,您可通过在线客服或者我们的全国客服热线400-649-1633进行了解,我们专业的技术经纪团队将会与您沟通相关需求细节后给您答复。

答:专业的技术经纪团队,为你提供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专业服务,精准匹配,高效对接,确保你全程无忧。

答:我们有优质的技术投产项目、专利、方案、专家、需求等科技资源,还可提供技术项目合作、高校合作、区域技术要素市场解决方案等一系列全流程科技服务。

答:我们是国内“互联网+技术转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先行者,同时是“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致力于打造卓越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并持续融合运用新技术、新模式,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配置,形成了“以技术转移为核心,面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经纪人、技术转移机构、科技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园区、政府等各类创新主体的服务与合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