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介绍
- 技术成果
- 专利技术
- 相关高校院所
- 相关资讯
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成功研发听觉注意神经解码新技术
2022-07-01导读: 本站讯(医学部供稿)近日,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发表听觉注意解码最新研究成果,可在复杂声学场景、多种声音源情况下,基于头皮脑电信号辨识出听者感兴趣的中文语音流。该研究成果利用了非侵入式脑电技术进行听觉注...
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科成功完成湖南省首例单管双腔颈静脉插管技术实施体外膜肺氧合
2022-05-23导读: 5月21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科ECMO团队采用先进置管技术实施了一例高难度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相比传统股静脉—颈静脉双管置管技术,本次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单管双腔颈静脉置管...
东南大学为神舟十三号飞船飞行实验任务提供在轨操作力测量传感器与测量设备
2022-04-16导读: 【东大新闻网4月16日电】(记者 东萱)4月16日9点56分,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东南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宋爱国教授团队研制了空间站航天员...
方伟岗教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毒品犯罪处置与戒毒康复 技术装备研究”项目顺利通过绩效评价
2022-04-08导读: 2022年3月31日,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正式下发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方伟岗教授为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为项目组织单位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
加州理工学院高伟教授团队《Adv. Mater. 》综述:柔性电子器件作为人机接口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进展
2022-03-31导读: 医疗机器人学作为非药品治疗或辅助药品治疗的方式已经成为助力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假肢与康复辅助器材已经为部分病残人士的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现有的硬质医疗机器人(假肢,康复器材...
关键词:柔性,机器人,器件,医疗,领域,发展,假肢,相关,人机接口,传感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刘旭庆课题组和尹武良课题组《Adv.Intell.Syst》封面文章:提出柔性可穿戴设备的系统设计概念
2022-03-28导读: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严重,可穿戴设备领域在康复医疗领域有着更多层次的需求,最为突出的就是舒适性和数据的精准性。目前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新的材料体系,追求更高的灵敏度等。然而在使用和加工的过程中,可穿戴设备...
关键词:穿戴,设计,纤维,文章,电子,博士,系统,信号,表面,工艺
东南大学葛丽芹教授/刘玲教授《Small》:运动驱动的层层自组装“修理器”用于自供电刺激内源性伤口愈合及生理环境响应性抗炎
2022-03-21导读: 众所周知,伤后皮肤完整性、内环境稳定和保护功能的恢复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并且对于慢性或非愈合性伤口,由于损伤部位的氧化应激过多严重阻碍了愈合,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伤口处活性氧(Reactie ...
关键词:伤口,愈合,SN,纳米,HAP,刺激,治疗,响应,供电,运动
清华大学臧浠凝团队 Adv. Sci.:基于激光直写的CFR-PEEK智能骨科植入物
2022-03-07导读: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R-PEEK)与人体骨骼具有相近的模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密度,是近年有望替代刚性金属植入物的新兴高分子骨植入材料。植入物的实时应变评估对于骨折伤患处愈合和植入物服役状...
关键词:传感器,PEEK,植入物,CFR,激光,应变,服役,机械,加工,方法
【新华社】闫维新:“智能多功能护理床”亮相上海峰会后,收到的反馈令人惊喜
2021-11-16导读: “我们赶上了这个智慧康养时代,也有能力提供创新应用的生力军产品和解决方案。”11月12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闫维新老师处了解到,自从他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峰会“人工智能与智慧医疗专...
关键词:维新,护理,医疗,智能,机构,老人,产品,面向,多功能,服务
邹望远教授团队在《临床麻醉学杂志》发表临床研究原创成果
2021-11-16导读: 本网讯 近日,湘雅医院麻醉手术部邹望远教授团队在《临床麻醉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以“原创论著”形式在线发表原创成果。该成果围绕ERAS在神经外科麻醉中...
关键词:神经外科,ERAS,手术,临床,患者,加速,方案,湘雅医院,开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