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介绍
- 技术成果
- 专利技术
- 相关高校院所
- 相关资讯
单原子插层诱导的铁磁性和非金属-金属相变
2022-11-18导读: 关联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存在d电子的多种自由度耦合,具有一系列丰富且相互竞争的磁电量子有序态和能量相近的低能激发态,因而蕴含着塑造多维信息载体的可能,而对其磁性和电性态来源的研究和调控是基础。4d钙钛矿...
科学岛团队在辐照效应模拟软件开发与纳米晶材料辐照损伤累积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11-02导读: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刘长松研究员课题组在辐照效应模拟软件开发与纳米晶材料辐照损伤累积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了一套纳米晶金属累积离位损伤模拟软件(“纳米晶金属累积离位损伤iOKMC模拟软件...
李彤阳课题组 NeurIPS 2022 入选论文解读:量子算法用于采样对数凹分布和估计归一化常数
2022-10-14导读: 本文是 NeurIPS 2022入选论文 Quantum Algorithms for Sampling Log-Concave Distributions and Estimating Normal...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基于X射线掩星技术实现了120–250km大气成分密度测量
2022-10-09导读: 近日,空间中心系统室先进测量技术研究室基于蟹状星云X射线掩星探测技术,利用大气中不同成分X射线截面吸收限的突变性,反演得到了120–250km氮(N)、氧(O)等大气成分的密度。之前基于X射线掩星反演...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子孝/王拥军教授团队《eClinicalMedicine》提出缺血性卒中精准表型
2022-10-08导读: 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李子孝教授、王拥军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题为“Data-driven clustering approa...
地空学院法文哲研究员团队在“嫦娥”五号着陆区月壤特性与样品源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2-09-13导读: 2020年12月,我国“嫦娥”五号成功从月球采集1.731 kg月壤样品,并顺利返回地球。这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也是继1976年前苏联Luna 24任务后,时隔44年人类再次成功从月球采集...
地空学院王彦宾教授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学者合作在东北亚地区各向异性结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08-29导读: 近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王彦宾教授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郭震团队合作,对东北亚地区的各向异性结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sthenospheric flow ...
川大王亚楠教授/新西兰LASRA Prabakar教授: 通过双醛多糖交联策略,调控胶原基生物材料的孔隙结构
2022-04-25导读: 胶原基生物材料的孔隙结构对其性能有显著影响。孔隙结构可由交联来调节,但少有研究关注交联剂结构特性对胶原基质多孔性能的调控机制。四川大学轻工学院王亚楠教授与新西兰皮革和制鞋研究协会(LASRA)Suja...
关键词:孔隙结构
中国科大国际合作研究成果揭示南极罗斯海最古老企鹅繁殖地栖息历史
2022-04-24导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谢周清教授课题组与意大利比萨大学Carlo Baroni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全新世企鹅种群盛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
复旦大学熊诗圣及美国合作团队《Nat. Commun.》:嵌段共聚物光刻的边界导向外延法
2022-03-31导读: 当前,芯片制造工艺中的核心光刻工艺在深纳米尺寸范围正面临光学衍射极限的制约。嵌段共聚物导向自组装光刻依赖分子级的自组装机制,彻底颠覆了传统“光学 + 掩模”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成为...
关键词:组装,导向,结构,光刻,共聚物,边界,外延,工艺,制备,Comm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