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课题组经过近七年的科学研究,成功开发了具有知识产权的、无毒生态型的无机矿物絮凝剂。在国内首次申请了以蛭石为原料经过酸改性制备无机矿物絮凝剂的发明专利,并于2016年获批授权,从而开辟了天然的无机矿物絮凝剂这一新领域。
为了验证无机矿物絮凝剂对养猪废水的实用效果,图1中的烧杯实验展示了使用无机矿物絮凝剂配合助凝剂C-PAM对实际养猪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的絮凝效果照片。从图4中可以看出,经过干湿分离后的养猪废水呈深黄色,浊度较高(48NTU),COD浓度较高,约为3641mg/L,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当无机矿物絮凝剂的投加量为2g/L,C-PAM的投加量为20mg/L时,经过无机矿物絮凝剂一级强化预处理后,废水的颜色明显变浅,上清液变得澄清透明,浊度和COD浓度大大降低,刺激性气味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证明无机矿物絮凝剂配合C-PAM助凝剂可以起到良好的一级强化絮凝预处理效果。
图1 絮凝效果图片
无机矿物材料絮凝剂因为原料来自于天然矿物材料,即使进行改性后,其基本物质没有变,图10的测试结果证明上清液、沉淀物均是安全的,上清液与沉降絮体的重金属菌在安全限值以内,不具有生物毒性,可以进行堆肥等资源化。
一、项目优势、独特性分析: √国内首创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市场前景广阔 □其他,备注:
二、我国相似项目数量、质量: 数量:少 质量:与日本技术质量类似 日本大石等公司开发的多功能无机絮凝剂是以天然矿物和无机成分为主成分。用于重金属等为主的复合污染排水处理。该产品正在各种工厂排水、水产排水中广泛推广应用。其主成分是由氧化钙、氧化铝、矾土等天然矿物和无机成分组成。产品使有机、无机污染排水中的悬浮物絮凝分离,使溶于排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去除。在酸性、碱性、中性各区域均具净化功能,处理后分离水显中性,而且污泥脱水性好。但该公司在国内还无代理。
三、国际上相似项目产业化程度: 高度产业化。项目属于水处理中的混凝工艺,在各类水处理工程中都要用到,但是目前主要是传统的PAC,PFS等混凝剂,具有生物毒性、分离效果差等缺点,该项目的无机矿物混凝剂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混凝剂,市场潜力巨大。
四、先期投入经费来源: 横向四溴双酚A生产废水一级强化絮凝预处理创新工艺的开发研究。
五、先期投入经费: 50万元。
六、项目企业接触与企业投资情况: 天津强源食品有限公司拟采用该技术预处理厂区混合废水 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50万的横向项目,四溴双酚A生产废水一级强化絮凝预处理创新工艺的开发。
七、项目后续研发情况: 现阶段建立项目的示范工程,资金需求100万元,成熟度80%。